Navigation menu
记者在第六届中国互联网核心资源大会上获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日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已达5.15亿人,累计注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538项。生成式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等各种场景,在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也得到积极研究和实践。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人工智能产品取得显着进展:用户数增长2.66亿,达到5.15亿,渗透率达到36.5%。此外,今年4月,日本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也大幅增长。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全球第一。从地区专利分布来看,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这五个省市的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60.6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刘玉林:我国生成人工智能用户数量正在爆发式增长,体现出两个重要趋势。一是智能化取得重大进展,二是包容性全面落实。这背后是技术和服务能力的双重成熟,这说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具备大规模落地的坚实基础。
刘玉林介绍,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涵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和应用层。产业链包括芯片、算力、数据、平台、应用等相关环节。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已超过5100家,涌现出71家独角兽企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刘玉林: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小企业担负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责任。已成为推动技术深度融合的积极力量。一般来说,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企业以年轻人为主,人才积累效应大,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第二个是区域分布的“集中”。东部沿海七省市的(AI)企业总数约占全国总数的65%。
三是产业覆盖“专业”,科研与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企业合计占比74%。
3D渲染AI 45秒打造,简化家装设计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显示,我国近年来持续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具体应用场景的深度转化。与此同时,我们开始看到它在各个行业的使用效果。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深圳某科技公司公司与一家装修公司合作,打造了室内装修领域的AI设计工具。用户可以简单地提出一个想法并在45秒内创建出效果图,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和装饰效果。
考虑到传统室内装饰设计中高昂的沟通成本和渲染消耗,为了克服时间等挑战,深圳一家装饰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真实的设计场景中。用户只需上传平面图并在 45 秒内创建具有 3D 效果的装饰平面图。我们还支持装饰和室内装饰材料的在线安装。
AI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大大提高了用户参与度。这项技术来自深圳的一个研究团队。通过创建庞大的训练库,人工智能将您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经过训练,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您的设计细节。
根据《生成式AI应用发展报告(2025年)》显示,截至今年8月,日本共注册了538项生成式AI服务,注册了263项生成式AI应用或功能。最常见的用户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来回答问题,达到80.9%。使用它来生成或处理youxto的用户比例为36.0%。使用它生成照片和视频的用户比例为33.0%。
人工智能“同理心医生”只需几分钟的对话即可检测出抑郁症
“AI设计”不仅大大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也提高了装饰设计的效率。大型人工智能模型与医疗场景相结合可以实现哪些改变?在陕西西安,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团队创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多模态抑郁症预筛查系统,开启抑郁症早期干预的新途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常使用基于生成人工智能的抑郁症检测系统。患者所要做的就是坐在电脑屏幕前,与虚拟数字人进行几分钟的自然对话。该系统基于收集的语调和微表情等多模态特征,快速生成包括抑郁严重程度和关键临床特征的分析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主任王伟: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抑郁症患者有几个与正常人不同的特征,比如面部表情、声音、语调、用词等。事实上,初级筛查系统通过收集抑郁症的多模式数据来实现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检测。事实上,这是在我们临床上诊断抑郁症非常重要的辅助方法。
生成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改进推动了临床筛查精度的提高。在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实验室,科研团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系统优化。据公司代表称,当患者与虚拟医生交流时,大型生成模型会驱动移情对话引擎,根据患者的反应动态调整问题的方向。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防线,让采集到的情绪数据更加真实、具有参考价值。
徐塔,西北科技大学软件系副教授o:之前我们问了大模特一个问题,大模特回答了。我们希望这个伟大的模型能够发挥作用作为一个医生般的大脑,我们可以提出问题,根据答案确认我们的情绪状态,并根据答案提出新问题。问。这是我们完成的主要工作。我们通过之前与医院的合作训练的另一个垂直领域模型可以根据初始评估者的反应来分析他们的情绪状态。所有这一切都通过生成数字角色来展示。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徐涛团队将算力优化技术与生成式AI深度融合,自主研发了近30个高性能算子,大幅提升了移动终端的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和推理性能。
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徐涛:未来我希望这是一个闭环,而不是简单的预选系统。当您感到沮丧时,我们可以为您提供适当的安慰。通过它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你,也安慰你。这样,许多危险就可以预防在发生之前。这是我对我们系统的看法。